编辑:火焱燚直播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18:17
毫无疑问,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刘建红,都需要观看明天的《足球之夜》,因为这将是刘建红的谢幕,也是他在央视体育频道的最后一天。
在新浪微博上,超过118万人关注刘建红,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关注刘建红并不是为了看他撒娇卖萌,也不是为了关注他的最新动态,而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调侃。 他。
在大多数人看来,“复读皇帝”刘建红在解释事件时常常无厘头,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他的央视同事水均益也毫不客气地说:“我不懂足球解说,但我为什么这么无关紧要?如果我们不谈论场上的比赛,为什么我们总是谈论无关紧要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刘建红是中国足球的忠实捍卫者。 无论是欧洲杯还是世界杯等赛事,他总是感叹力所能及,“植入”与此无关的中国足球。 只是一直不如人意的中国足球,让太多人感慨。 大多数时候,他们把情绪发泄在刘建红身上。
这有些不公平,但也间接让刘建红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人物”——每次重大比赛期间,他总是成为网络上讨论最多的人,甚至超过了一些当红明星。
“一场130分钟的比赛(有些比赛有加时赛),我用了1分钟的时间来介绍中国足球,我觉得如果能吸引球迷抱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不是一件坏事。越激烈的比赛,我觉得也不是一件坏事。”粉丝讨论越多,我的目标就越实现,这就是互联网时代评论员的价值。” 刘建红回应道。
事实上,刘建红是一个谦虚、温柔的人,18年来发型几乎没有改变。 而且很多时候,面对抱怨、嘲笑和质疑新浪微博中超足球,他从来不想激化这些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在圈内有着相当不错的口碑,无论评论水平如何。
“单看解说水平,建红老师可能有些平庸,过于学术化,但我个人却能真切感受到他对足球的执着、对工作的真诚和敬业。至少对我来说,他一直坚持‘足球’。”夜晚”是我童年时期珍贵的足球记忆。” 一位名叫“孤独走狗”的人在新浪微博上说道。
我在几次活动中见到了刘建红,近距离观察他与陌生人的互动毫无“架子”新浪微博中超足球,因此他也被多家媒体形容为“农民评论员”。
这位“农民评论员”18年前如何进入央视并站稳脚跟的故事,走的是“伤痕文学”之路。 正如罗德曼的自传《Bad Like Me》一样,刘建红也经历了很多坎坷。新浪微博中超足球,之后成为《足球之夜》的制片人。
1996年初,刘建红从石家庄跑到北京看望他在大学的大三学生张斌。 当时,张斌在央视工作,他和韩乔生、黄健翔正在筹备《足球之夜》。 需要用人的《足球之夜》接纳了刘建红。 不过,刘建红直到2002年都是临时工,还被昵称为“刘甲B”(由于资历深,在甲A联赛采访的次数很少)。
“央视有规定,周六周日工作时,临时工作人员必须登记,填写你来自哪个部门,什么时间来的,这是一种侮辱。” 说起自己当初的经历,刘建红感到有些委屈,“在(央视)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临时工。”
2003年11月,刘建红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金话筒奖。 在此之前,还没有体育主持人赢得过金麦克风奖。 此后,黄健翔、张斌、韩乔生等人因各种原因或离开或退居幕后(韩乔生因无厘头评论足球而被边缘化),刘建红自然成为“顶梁柱”。
然而争议却始终伴随着刘建红。 毫无疑问,他一直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因此,他也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新媒体兴起时,他在解说时大量引用了腾讯、新浪微博的观点,在解说游戏时背诵诗歌。 不过,央视平台上不少粉丝并不接受这样的改变。
这两天,网上有传言称,刘建宏离开央视后的下一家公司是这两年崛起的乐视网。 体育方面,乐视网两年内就获得了NBA、中超、德甲、意甲、F1等体育媒体版权,并吸引了黄健翔、董璐等知名主持人加盟,大大增加了体育媒体的版权。其计划的影响力。 现在,很多人都在乐视上观看了这次活动。
更重要的是,乐视网是一家最懂体育的科技公司。 比如乐视网首先尝试了汪峰的“在线付费直播”演唱会模式,而这种O2O模式也是乐视体育未来的方向。
“我从1996年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我对互联网非常感兴趣。 2008年,我开始接触一些新媒体的人,对新媒体越来越感兴趣。 我也看到新媒体不断发展到今天。 刘建红说道。
当然,刘建红以往未能回应质疑,肯定与央视内部管理有关。 但如果加入乐视,他们就会提倡与“粉丝”平等对话。
举个例子,世界杯期间,乐视体育在北京举办了多场酒吧式的观球活动。 如果刘建红本人在场,我相信过去嘲笑他的球迷也会友好地支持他,听他谈论足球。
此外,刘建红作为制片人的《足球之夜》栏目被迫改版,这也可能是他离开央视的导火索。
“领导决定调整,他就调整。” 刘建红在采访中有些无奈地说,“我做《足球之夜》已经18年了,从开始到结束,我会对这个节目有什么感受?”但生活在这个体制里,很多事情都是像那样。”
在作家余华的著名小说《十八岁的远行》中,父亲说:“你已经十八岁了,应该去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对于刘建红来说,在央视体育频道工作了18年,他已经准备好收拾行囊,踏上远行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huoyanyi.cn/zqnews/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