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足球新闻

波兰旅游:想不到的厕所男女标志,你能分得清吗?

编辑:火焱燚直播 时间:2024年08月11日 22:50

“波兰”这个名字来自于很久以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部落,“波兰”的意思就是树林中的一片空地。波兰国土面积32.3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九大国家,比意大利和英国都大。波兰还是一个旅游天堂,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当你到了波兰,你绝对想不到这些事情!

1.波兰的男女厕所标识很奇怪,不认识的话走错路是很常见的。

波兰厕所门上的男女标识很奇怪,男厕所用倒三角标志,女厕所则用圆圈标志。刚来的外国人常常搞不清楚,分不清,所以常常进错门,尴尬不已。波兰人认为,这样的标识是根据身体特征来区分的,女性身材圆润可爱,用圆圈标志,而男性则肩宽胯窄,身材呈倒三角形状。此外,波兰厕所另一大特点是收费。公共卫生间数量少是让游客头疼的问题,一般厕所收费1兹罗提(约合2.3元人民币),但也有收费高达5兹罗提的,赶时间的话,恐怕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些厕所门锁甚至有密码保护。

2. 波兰对“是”的回答是“否”。

波兰语很奇特,对“是”的回答是“否”,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和波兰人交流会很别扭。一位刚到波兰的中国留学生和同学聊天,同学们总是回答“不!”,这让这位学生很是郁闷。但后来他才知道,波兰语中的“不”其实就是“是”,一切终于水落石出了!当他和“新同学”熟悉起来后,发现他们并不排斥外国学生,相反对亚洲人很好奇,波兰人天性善良热情,因此他在波兰结交了很多朋友。而且,大多数波兰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波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丰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更多停留在东方神秘主义的兴趣上,有关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文学书籍在市面上很难找到。

3.波兰的电梯通常有0层。

按照国际惯例,楼层是以室内地面±0为基准来计算的。1楼为上,-1楼为下。不存在0楼。不过在波兰,电梯一般都会有0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楼。同样的,1楼就是2楼,2楼就是3楼。这样是不是感觉有点傻乎乎的?在波兰坐电梯的时候记住这一点,不然你会走错楼层。

4.波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出口国。

琥珀是树脂在地下埋藏数千万年,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树脂化石。琥珀是一种非结晶的有机半宝石,质地细腻轻盈,触感温润细腻。全球约有一半的琥珀产自波兰,因此波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琥珀出口国。“波兰国际琥珀节暨琥珀及珠宝展览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成交量最高的琥珀盛会,也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珠宝展之一。该展会已逐渐成为中东欧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琥珀及珠宝交易平台。

5.波兰是欧洲少数几个仍以“亲吻双手”作为问候礼仪的国家之一。

手吻礼是由维京人(生活在公元8至10世纪)发明的。维京人有向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习俗,而“手吻礼”也随之出现。手吻礼曾是欧美上流社会流行的礼仪。英法两国喜欢“手吻礼”,但在英国和法国,行此礼者仅限于上流社会。但在波兰,手吻礼却十分盛行。一般来说,手吻礼的对象应为已婚妇女,行此礼的最佳场所应为室内。行此礼时,男子应双手握住女子的手,象征性地吻其指尖或手背。如果吻时发出声音或吻在手腕上,则不符合规范。

6.在波兰,一根火柴不能点燃两支香烟。

在波兰,一根火柴不能点燃两根以上的香烟,因为点燃太多会带来厄运。波兰人从外面回家后把帽子放在床上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一般不准别人坐波兰人的床上,特别是未婚女性。在波兰参加音乐会等高级艺术演出时,衣着要整洁得体,一般来说,要穿正式服装,不能穿休闲服、休闲鞋。在饮食禁忌方面,波兰人一般不吃动物内脏(肝、牛肚除外),也不爱吃动物的一些特殊部位,如舌头、蹄子、尾巴等。

7. 波兰最忌讳的数字是“13”

波兰和欧洲很多天主教国家一样,禁忌颇多。波兰天主教徒每周五不吃猪肉,据说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波兰人还迷信13这个数字,避免在13号或星期五举行任何仪式活动。波兰人避免一张桌子上坐奇数个座位,尤其是13个人同桌,也避免在13号或星期五举行任何仪式活动。波兰人不仅不让13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出卖耶稣的犹大,而且家里没有13号,酒店也没有13号房间,如果13号是星期五,就不宜出行。

02 波兰,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有着丰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方

波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历史内涵的国家,有着一部包含无数荣耀、骄傲、苦难和血泪的史诗般的历史。

1. 波兰,一个曾经非常强大的国家

波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年左右石器时代的斯拉夫人。早在公元6世纪至10世纪中叶,西斯拉夫人的原始公社就开始逐渐瓦解,出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0世纪中叶,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族逐渐统一了其他部族。皮亚斯特王朝大公梅什科一世(约960年至992年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66年,波兰接受了基督教。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992年至1025年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1410年,波兰立陶宛率领的包括波兰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捷克摩拉维亚人、瓦拉几亚人、鞑靼人、马扎尔人等在内的联军在格伦瓦尔德战役中歼灭了德意志人、法国人、瑞士人等组成的2.7万名骑士,阻止了条顿骑士团的东侵。这次战役巩固了波兰立陶宛的大国地位,战役的胜利也是斯拉夫和波罗的海各民族团结与斗争的象征。

1466年,波兰从德意志人手中收复了富饶的东波美拉尼亚。以格但斯克为中心的东波美拉尼亚的收复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出口,贵族庄园建立劳工庄园生产商品粮,城镇中开始出现手工业作坊。雅盖隆王朝时期的波兰政治明晰,国力强大,波兰开始了一段被波兰史学家称为“黄金时代的”繁荣时期。

16、17世纪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版图。波兰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为了加强王权,1569年波兰议会和立陶宛大公国在卢布林通过决议,建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即卢布林联盟,史称波兰立陶宛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首都由克拉科夫迁往华沙,共和国史称波兰第一共和国。统一后的波兰幅员辽阔,1618年鼎盛时期俄国足球联赛,国土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

2. 经过三次瓜分,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23年

18世纪下半叶,波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受西欧启蒙运动影响,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了爱国改革运动,但遭到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武装干涉。

1772年5月,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议,并于8月5日签订了第一次瓜分波兰条约。根据这一条约,波兰失去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成为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保护国。

1793年1月23日,俄国与普鲁士在圣彼得堡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条约,第二次瓜分后的波兰变成了一个只有20万平方公里领土、400万人口的小国,沦为沙皇俄国的傀儡国。

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议。10月24日,普鲁士也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波兰全部领土被瓜分。“俄吞并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并将边界推至尼曼河和布格河一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包括克拉科夫和卢布林在内的小波兰全部地区和马佐维亚地区部分地区,总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取西部地区其余部分、华沙和马佐维亚地区其余部分,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经过这三次瓜分,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就灭亡了,并在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23年。

3. 波兰在二战阴影下遭受巨大灾难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发动波兰战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迅速占领了波兰大部分领土,波兰军民英勇奋战。9月17日,波兰政府逃亡国外,先在巴黎成立了以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将军为首的流亡政府。法国战败后,流亡政府于1940年迁往英国。与此同时,9月17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开始履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义务,同时为苏联利益设立防范德国的缓冲区“东线”,并命令6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波边境,进入波兰东部,占领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 9月18日,苏德两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德苏两军以比萨河—纳雷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为界瓜分波兰,9月28日,德军攻占华沙,波兰再次沦陷。

波兰战役中,波兰士兵阵亡6.63万,受伤13.37万,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或投降21.7万人,10万军队逃往邻国。波兰居民伤亡惨重,仅华沙一地就有约25万人死亡,受伤者不计其数。约1万名波兰人被占领区的德军集体枪杀。

4.波兰虽然被摧毁,但其军队却保持完整,成为二战中最顽强的国家之一

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兰正式打响。在这片1918年11月成立的年轻共和国的土地上,德国的闪电战首次向世人展现了其恐怖的威力。华沙经过英勇的抵抗,于9月28日沦陷。此时,电台里还在不屈不挠地播放着波兰国歌:“波兰永远不会灭亡,只要我们还活着,波兰就不会灭亡。举起剑,收复失地!……德俄两国抵抗不了。手握利剑,宣誓团结,祖国将从灰烬中重生!前进,前进,……让我们齐声高唱:奴隶制终将过去!”

波兰虽然失去了首都和领土,但大批士兵隐居森林或民间,逐渐组成了一支被称为“家乡军(Armia)”的地下抵抗军,并开展游击战争。波兰的抵抗运动是欧洲被占领国中规模最大的。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背井离乡的士兵。在整个二战期间,波兰军队出现在多个战场上,为一个被征服国家的不屈尊严而战。波兰被摧毁,但军队没有被摧毁,成为二战中最顽强的国家之一。

5.波兰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宪法

18世纪,波兰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1788年10月,成立了以爱国派为主导的议会,议会在华沙运作了大约四年,因此被称为“四年议会”。1791年5月3日,欧洲第一部宪法——《五三宪法》通过。这部循序渐进完成的《1791年宪法》赋予了非统治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一些宪法权利,推动了波兰由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迈进。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继美国宪法之后世界第二部宪法。由于这部宪法包含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6. 波兰有 17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是国际顶级奖项,百年来,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获得过这一殊荣的也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而人口不足四千万的波兰,却有17位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熟悉的居里夫人更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欧洲排在荷兰之后的第18位,在世界各国中则排在第1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足以说明波兰的科技文化有多么伟大!而且波兰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据统计,波兰90%以上的人至少受过高中教育,可见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之高。

7.波兰是现代天文学的发源地,尼古拉·哥白尼和约翰·赫维留斯

说到波兰,就不得不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他推翻了“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在哥白尼“日心说”发表之前,中世纪的欧洲一直以“地心说”为主导。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正式提出了他的“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中观测得到的数据非常精确——他得出恒星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实际精确了30秒左右,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测得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0.30倍,与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后,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立即对他进行攻击,指责他是疯子,神学界也展开了大举进攻。直到18世纪,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学说才得到普遍认可。

在波兰,除了哥白尼之外,还有世界上第一个绘制月球地图的人——波兰的约翰·赫维留。

8.肖邦之心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这位音乐天才六岁开始弹钢琴,七岁作曲,八岁登台演出,二十岁便名扬欧洲。人们在敬佩肖邦和他的音乐的同时,更在意他那颗充满节奏感的心脏,因为那颗心脏始终紧扣祖国的脉搏。

1810年肖邦出生时,祖国波兰已是名存实亡。两年后,华沙公国并入俄国,虽然改名为波兰王国,但国王兼任俄国沙皇,波兰仍处于国破家亡的状态。功成名就后的肖邦在20岁时选择了流亡。就连肖邦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流亡一连持续了19年,至死都未能回到家乡华沙。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的心脏带回华沙。1849年,39岁的肖邦因病去世,葬于法国。据说肖邦的心脏被装进瓶子,泡在法国白兰地里,藏在肖邦妹妹的裙下,还贿赂了俄国边防军才带回华沙,经过多年收藏,最终被送往圣十字教堂。

03 波兰,足球以你无法想象的方式支撑着民族精神

2009年,华沙起义65周年之际,波兰作家尤利乌什·库拉泽出版了一本名为《1939-1944,地下足球》的书,书中详细记述了二战期间波兰地下足球联赛的情况。这本书告诉我们,二战期间,波兰靠足球支撑起了民族精神。

1. 波兰足球运动员的爱国主义

谁曾想,1940年,在德占区波兰,华沙却有一支由8支球队组成的秘密足球联赛。当时,纳粹德国禁止波兰人从事任何集体体育活动。他们大规模追捕秘密联赛球员,不少球员被抓后被处决,但他们依然坚持踢球,在华沙火车站旁、草丛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秘密联赛的球员们用生命告诉世人,一个可以自由踢球的和平世界是用鲜血铸就的。这就是波兰足球运动员的爱国精神!

2.“足球教会我人生应该有目标”

二战期间,波兰人死亡六百万,首都华沙几乎被摧毁,95%的城市建筑沦为废墟。然而,即便面对如此浩劫,波兰也没有屈服,他们和南斯拉夫是二战期间欧洲仅有的两个没有傀儡政府的国家。更让人惊讶的是,波兰人在苦难中没有放弃足球,甚至用生命去捍卫它。

利斯基曾任欧足联执委会委员、波兰足协官员,波兰沦陷时,他才20岁。他幸运地从劳改营逃出,来到华沙。在华沙,纳粹德国禁止波兰人从事任何集体体育活动。但他的女友告诉他,有几家俱乐部正在秘密招募球员,问他是否愿意尝试一下。利斯基很快与比斯克俱乐部取得了联系。俱乐部负责人说,他们正在秘密筹划成立波兰联赛,已有8支球队报名,但踢足球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德军随时可以把球员带走,然后杀了他们。但利斯基当即答应了。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这位八旬老人的眼中仍闪烁着光芒。他说:“那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因为我早就想过了。足球告诉我们,人除了生存,还要有生存的意义。”

3. 观看足球比赛,为不屈的波兰精神加油

1940年5月20日,首届波兰足球联赛在华沙南部一个泥泞的公园正式启动,8支球队参加单循环比赛。波兰历史学家扬·舒林斯基说:“当时没有人敢公开庆祝,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联赛能够顺利进行,因为波兰人太需要它了。”

球场条件非常简陋,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秘密警察的耳目,球员们把衣服放在自己制作的木门框上,看上去更像是晾衣架而不是门框。当然,也没有球网。自发而来的裁判判断进球与否;人们不敢在所谓的球场上画线,中线、禁区、边线只能靠球员自己估算。有时球员们带球越过球门,但没人在意。“我们更像是一起踢球的战友,没有所谓同城死敌的概念,大家都只想为波兰人效力。”已去世的前波兰国脚西泽夫斯基当时也在这个秘密联赛中踢球,他不止一次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一开始,秘密联赛只有十几名观众,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从波兰各地赶来,在泥泞的场地上看球,为不屈的波兰精神加油。最后,秘密警察得到了这个地下联赛的消息,派出军队扼杀了这颗足球火花。许多球员被逮捕送进集中营或直接枪决。联赛第一年没法打,不得不宣告结束。

4. 完成比赛就是胜利

1941年5月20日,第二届足球联赛悄然开幕。在一些爱国者的帮助下,球员们来到华沙火车站旁的空地上踢球。地面的碎石让球员们几乎无法将脚伸进室内。但在那时,这里已是一片隐秘的足球天堂。火车的呼啸声可以掩盖皮球被踢滚的声音,旁边的小树林可以让球员们在惊动纳粹到来后及时撤退。

他们一天能在铁轨旁打四场比赛。对这八支球队来说,完成比赛就是胜利。一切都悄无声息地进行,即使进了一球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有时组委会得到火车站要运送德军士兵的消息,会临时改变比赛场地。哨兵比裁判和教练更重要,只要他们一拉响警报,球员们就会四散逃窜,球迷们会帮他们掩护。最终,利斯基的比斯克队夺得了那一年的冠军。但在1943年,比斯克俱乐部被迫解散,因为他们的总部被发现俄国足球联赛,大部分球员和俱乐部骨干被捕并被送往集中营,最终在那里死去。纳粹摧毁了地下联赛的冠军,但在同一地点成立了新的马里蒙特俱乐部。他们还前往克拉科夫与当地俱乐部比赛。

这个地下联赛秘密举办了五个赛季,直到二战结束。战后,大部分球员加入了波兰足协,成为波兰足球复兴的中坚力量。如今,利什基说:“在华沙市民广场上自由踢足球的孩子,当你长大后,每个波兰人都会给你讲70多年前铁轨上足球的故事。”

04 波兰和中国的传统友谊超乎你的想象

中国和波兰虽然相距遥远,但交往历史悠久。17世纪中叶,被誉为“波兰马可·波罗”的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对中国社会、历史、医学、地理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发表了大量著作,是第一个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的欧洲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人民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友谊。波兰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并建立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在新中国最困难的岁月里向我国提供了及时援助。波兰是中东欧地区最早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

1. 中国时尚在波兰鼎盛时期很受欢迎

扬·索别斯基是波兰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之一,他在17世纪末统治波兰的时期是波兰近代史上最后的辉煌时期。

除了善战,索别斯基国王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对中国丝绸和陶瓷的喜爱。17世纪以后,中国文化逐渐从英国、荷兰等国传入波兰,收藏中国陶瓷、使用中国丝绸很快成为波兰贵族和王室的时尚。

玛丽亚女王对中国丝绸和陶瓷更是痴迷不已。玛丽亚出身名门,在嫁给中国之前就十分喜爱中国文化,据说当时她的嫁妆就是一些中国丝绸和陶瓷。为了直接从中国进口丝绸和陶瓷,索别斯基国王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开辟第二条从波兰经西伯利亚到中国的丝绸之路。由此可见波兰在鼎盛时期对中国陶瓷和丝绸的痴迷程度。

2. 波兰末代国王与“中国之路”

索别斯基国王去世后,波兰迅速衰落,1764年,奥古斯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支持下返回波兰继承王位,但波兰已是四分五裂。

奥古斯特继承了家族传统,和堂妹伊莎贝拉一样热爱中国文化。作为家族近亲俄国足球联赛,加上共同的兴趣爱好,奥古斯特和堂妹相爱了。奥古斯特国王的乌亚兹多夫宫和堂妹伊莎贝拉的维拉诺夫宫相距约5公里。为了见证他们的爱情,奥古斯特国王把连接两处住所的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不仅如此,他还在瓦津基公园的“中国大道”上修建了两座石木结构的中国桥和一座木结构的中国门楼。

在时间的侵蚀下,中国门楼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被毁,两座中国桥如今也已不复存在,但其图纸至今仍保存在华沙大学版画馆。此外,圣彼得堡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一幅珍贵的油画,生动再现了当时瓦津基公园里的中国桥和“中国大道”的情景。

20世纪90年代波兰社会制度转变后,中波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如今,“中国热”在波兰再度升温。为加强两国文化交流,2011年3月,瓦津基公园正式启用“中国大道”的历史名称。目前,整修“中国大道”和重建中国桥的中波合作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3. 波兰是最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

中国和波兰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1949年10月7日,中波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之一。1950年,两国签署了第一份政府间贸易协定。中波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稳步发展,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波经贸关系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四、当前中波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997年11月,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波兰国家元首近40年来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6月,胡锦涛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联合声明。2008年10月,图斯克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波关系稳步发展。

在近年来,波兰是中国和东欧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波兰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以及中国工业和商业银行目前在华沙建立了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其他一些中国金融机构也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分支机构。

在文化交流领域,近年来,在波兰学习的中国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现在已经建立了1300多个孔子学院。

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在2014年发展,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箭上成功推出了一条小型波兰卫星。

目前的波兰领导人非常重视与中国建立关系,而中国 - 波兰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佳时期”。

5.波兰希望加入中国的“腰带和道路”朋友

自2015年上任以来,波兰总统安德烈·杜达( Duda)非常重视中国的关系。

在习近平访问波兰期间,杜达总统和他的妻子将同时为他举办私人晚餐,杜达将“几乎陪伴” XI在他访问波兰的过程中很少见。

当Duda去年访问中国时,波兰对腰带和道路倡议有着非常积极的态度,两国的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两个政府的合作文件,共同促进了波兰的建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huoyanyi.cn/zqnews/4042.html

友情链接: 工华直播网 音视屏直播 本学直播 智汇保直播 美联直播 火焱燚直播 大湾区直播 咏靖直播 炫酷直播网 领沃直播

Copyright 2024-2028 火焱燚直播 版权所有 | XML地图

声明:火焱燚直播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222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