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火焱燚直播 时间:2024年08月15日 22:28
1981年出生的徐亮是最后加入辽宁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之一。
1991年,辽宁队开始从全省选拔79、80、81、82四个年龄段的球员,组建少年大队。当时,仅沈阳一地同年龄段的球员就有300多人,大部分都是5岁就开始踢球、有一定基础的孩子。那一年辽宁省足球联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55名孩子入选了刚刚组建的辽宁少年队,10岁的徐亮就是其中之一。
“你进队的时候,不是跟55个人竞争,而是每年都要跟几百个人竞争。筛选机制很严格,每年都有更好的球员进来,然后又有一部分球员离开。今年你没进,明年可能还会进;今年我进了,明年再不努力,可能就会被淘汰。这就形成了一个残酷但健康的竞争机制。”
在这个竞争机制下坚持了四年,14岁的徐亮终于通过考核,正式入队,成为辽宁队的主力队员,再也不用担心第二年被球队淘汰。“我当初的队友,有的走了又回来了,有的走了就没再回来了。四年后我正式入队的时候,就只剩下几个人了,所以最后入队的都是省内精英中的精英。”徐亮说。
经过四年的反复筛选,想要真正加入辽宁队,还得进行最后的能力考核。相比于筛选机制的相对标准,球队考核对每位球员的能力有更严格的绝对标准。当时的球队考核包括40分的技术能力测试、20分的体能测试、40分的文化课测试。
对于徐亮来说,这些考核并不难。“我以前的成绩很好,基本上从来没有掉出过班级前三名,我的球技也没有问题,唯一的弱点就是身体素质,我从小就比较瘦,动作慢,身体素质就不是很好。但我从不担心,因为我的学业和球技都是满分。比如其中有一项是12段杂耍,一套完整的杂耍算1分,满分是10分,我打10组就停了。而且当时辽宁队的教练们都很正直,不会让任何人走后门,都是靠真本事。当时王主任(王洪利)在开会的时候就跟我们说,要是哪个家长私下找我,我会觉得你孩子能力不够,如果有能力,就没必要找我搞这些事情。”
正式加入辽宁青年队的徐亮,从此开始梦想加入一线队,因为辽宁队就是在草地上训练的。“我们那个年代,能在草地上跑两圈就很兴奋了,每天刻苦训练就是为了那片草地。而如果你加入了辽宁队,其实就相当于加入了国家队。国家队每次训练,至少都会选拔辽宁队七八个人,球队训练的时候人并不多。”
但那一年年底,辽宁队在甲A联赛的第二年就降级了。14岁的徐亮对于职业化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当在电视上看到辽宁队降级后老队员们的眼泪时,刚刚接下辽足“公饭”的徐亮却有些不知所措。辽宁队到底怎么了?
“现在回想起来,辽宁队1995年第一次降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新老交替。那一批老队员十年拿下十一个冠军,但也压制了一批又一批球员,让他们很难得到比赛锻炼。正常情况下一批球员有两个年龄段,十年至少有四个年龄段。所以当十连冠的老队员退役后,辽宁队的隐患就显现出来了。”徐亮说。
1995年,辽宁青年队正式成立。第一年将四个年龄段的球员分成两队,郑智、张永海79-80年龄段组成一队,徐亮、王新欣81-82年龄段组成一队。1997年,辽宁足球俱乐部再次将两支球队合并,经过筛选后组队征战中乙联赛。
在少年联赛、青年联赛踢了一年之后,16岁的徐亮代表辽足走上了职业赛场,拿到了在辽足的第一笔工资。“在中乙联赛的第一年,我的月薪是1200元,比我父母的工资加起来还多。第二年是1800元。第三年成为首发,工资涨到了4000元。第四年是5000元。当时签的是一年合同,根据能力加薪。”
2001年,在中乙联赛踢了4年后,徐亮所效力的辽宁青年队进入了中甲B联赛。由于中国足协规定同一俱乐部不能拥有两支中甲球队,辽宁青年队被调至葫芦岛宏运继续征战中甲B联赛,但徐亮和王新欣两名绝对主力被辽宁队留用并加入了一线队。
2002年,21岁的徐亮正式升入辽宁足球俱乐部一线队征战中超联赛,他很快在队中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当赛季中国足协颁发的最佳新人奖。
2002年,徐亮在辽宁队的月薪为1.5万元,与同龄球员相比,这个工资并不算低。“当时辽宁队的工资水平在12支甲A球队中绝对是前六名的。”徐亮说。
当年刚刚加入一线队的徐亮,本来是没有出场机会的。但由于在辽宁队踢中后卫的李铁在联赛六轮之后去了英超埃弗顿,时任主教练王宏利决定启用这名新球员。在国青队踢中后卫的徐亮意外自荐。经过三天训练,当时负责辽宁后卫训练的李树斌觉得徐亮可以打中卫。王宏利给了他三场比赛机会,如果能脱颖而出,就把这个位置交给他。
三场比赛,两主一客,两胜一负。加盟辽足的首个赛季,徐亮就以中后卫身份出道,并荣膺当年甲A联赛最佳新人。那一年,徐亮的工资加奖金收入57万多元,给家人在沈阳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给母亲买了一辆价值20多万的车,身上还有些余钱。
“其实从我到辽宁队的第一年他们就开始欠我工资了,前半年只拿到了6400元,在一线队呆了半年还不如在二线队按时发工资。当时欠薪对我这样的年轻球员压力不大,对已经成家立业的大龄球员影响就大了。后来我也有房贷、车贷,辽宁队的欠薪让我压力山大。”
2006年,国安与辽足达成协议,以180万租借徐亮一年,第二年以同样价格买断,但这笔交易最终被辽宁省体育局叫停。2005年下半年,随着赵本山的退出,一团糟的辽足被划归辽宁省体育局管理。那一年的全运会,辽宁省在金牌数和奖牌数排行榜上首次跌出前三名。辽宁省体育局感受到了压力,为了防止辽足再次降级,时任局长亲自出面挽留徐亮。
2006年中超联赛最后一轮,辽宁队客场1-2不敌上海申花队。这是徐亮最后一次身披辽宁队战袍出战,也为辽宁队攻入最后一粒进球。随后,他转会至广州医药,结束了自己16年的辽宁队生涯。
留下的徐亮2006赛季以10粒进球成为辽宁足球俱乐部的最佳射手,还帮助球队成功保级,2007年转会至广州医药。
从10岁到26岁,徐亮在辽宁足球俱乐部度过了16年,当离开的那一天到来时,他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复杂。
2002年获得联赛最佳新人奖后,徐亮随国奥队去西班牙踢了一场年底对阵加泰罗尼亚球队的比赛。结果,他被荷兰埃因霍温队看中,没有经过试训就直接签约。但当时辽足俱乐部回应对方,徐亮是非卖品。其实,从那以后,每年都有球队想要徐亮,他每年都会提出转会。“我一直想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辽宁队,毕竟这是我的母队,也是辽宁队培养了我。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辽足是假赌、黑赌的重灾区,我真的受够了。”徐亮说。
“虽然辽宁队没钱,但当时很多球员都开豪车、背名牌包。后来,刚进队的87名球员,工资才一两千元,却背着上万元的名牌包。当时我甚至随国奥队出国比赛时,还买了一个2000元的包,开的是19.8万元的本田车。我问他们,买这些东西的钱哪来的,他们说‘梁哥,别问了’辽宁省足球联赛,我这才明白过来。”
在徐亮看来,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保留体育色彩最久的球队,辽宁队不可避免地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没落。
“最初,缺钱对辽足的影响并不大。但‘辽小虎’上台后,辽足就一直没有走出资金困境。因为缺钱,我跑遍了辽宁全省,从鞍山到抚顺到盘锦到锦州,到处找钱,甚至跑到北京。后来,假赌、黑钱泛滥,可怜的辽宁队很快就垮了。最猖獗的时候,从俱乐部总经理到主教练、队员,人人都卷入其中。我在辽宁队和吕刚同住一个房间,一住就是三年。2004年底他转会青岛时,他对我说,如果你还想留在这支球队,就跟着肇俊哲和王亮,否则赶紧走。所以后来我就跟着赵哥、梁哥,我们三个人一起踢球,因为没参与那些事情。”
2005年,赵本山因无法容忍假赌、黑市,在接手辽足仅仅180天后就选择离开。
这也是赵本山2005年接手辽足仅仅180天后就决定离开辽足的原因。那一年,赵本山确实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为辽足找到了不少赞助,工资奖金也按时发放,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辽足的现状。因为辽足在比赛中发挥的不正常,赵本山也对徐良产生了误解。后来明白过来后,还找徐良、肇俊哲、王亮等人谈过。
“他虽然没有直接跟我说对不起,但也跟我说,他之前确实不知道我是谁,冤枉了我,但当时没人拍下这些。”徐亮说。
反观辽宁队,每年靠卖球员维持生存,但后备人才培养却跟不上,卖出去的都是主力,新来的球员很难立刻成为主力。如果说假赌、黑市让辽宁足球开始腐烂,那么内部供血机制的腐败则让辽宁足球烂到了骨子里。
“辽宁队一位主教练不仅带领队员跟俱乐部赌博,还收钱让年轻球员入队。当时有一位入选国青队的球员,家里条件很差,拿不出几万块钱,没办法,就找到我,让我帮忙。我找队领导解决了问题,但第二年,这个球员还是被淘汰了。”
每当徐亮回忆起在辽宁队的时光,他最深刻的记忆都是2002年进入一线队之前的那些日子。
“我第一次走进辽足大院,是在我10岁的时候。每天,球场外都会聚集上百名球员,看辽宁队训练。我看得目瞪口呆,根本挤不进去。那时候,大院里不仅有辽宁队,还有其他运动队的,那些人都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大院里的食堂有三层,三楼的体校厨房是给我们这些刚进队的孩子吃的;二楼的专业队厨房是给包括辽宁队在内的所有专业队吃的;一楼的冠军厨房只给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吃的,不给全国冠军吃的。那个年代,冠军厨房每天的早餐都是黄油。那时候,我不敢想有一天自己能在一楼吃饭,因为足球要拿奥运冠军实在是太难了,只觉得能去一楼吃一口就满足了。”
“我刚进队的时候,‘辽小虎’的队员在我眼里都是很棒的。当时辽宁队的氛围就是,我们穷,我挣的钱比你少,但是我们不会打固定比赛,你能保证吗?所以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这种气质。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那时候我们踢得干净利落,赢了就是赢,输了就是输。后来很多事情都变了。”
徐亮并不认为辽宁足球俱乐部职业化二十多年后,出现了什么可以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也许1999年廖小虎险些上演的“凯泽斯劳滕神话”是一个契机,但如果当时夺冠,或许更多的是那些球员的个人轨迹发生的变化。
2011年,身披北京国安球衣的徐亮与辽足队长肇俊哲“短兵相接”,他们是曾在辽足共事过的挚友,但在职业生涯中,两人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离开,一个选择留下。
肇俊哲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是因为我总是有幻想,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辽宁省足球联赛,总会想这个问题——‘辽小虎’如果沿着1999年的脚步,今天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却没有充分利用那份默契,共同创造真正的辉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离开的有些太早了。离开辽足之后,我们谁都没有比1999年更强大、更优秀、更有号召力、更受欢迎。”
不过,曾经险些带领球队创造奇迹的辽小虎的恩师张银却不这么认为。“这个如果真的不存在!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亚军就是亚军,我们只有遗憾。如果那年我们真的夺冠了,我想这些孩子和现在不会有太大区别,因为当年他们已经足够优秀、足够抢眼了。但辽宁足球可能会往另一个方向发展,辽宁足球需要那个冠军。”
张茵说,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推动你,又总是在你失意的时候将你拉起来。
但此次,等待了半年之久,辽宁队却未能迎来命运的再次转折。
2019年11月10日,中甲联赛升降级附加赛第二回合,辽宁队凭借宋晨的头球破门1-1逼平苏州东吴,凭借客场进球优势勉强保住中甲资格。这是辽宁队在中国足球67年历史上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最后一个进球。
2020年5月23日,中国足协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辽宁足球俱乐部被取消职业联赛注册资格。32小时后,辽宁足球俱乐部官方在社交媒体发文向公众告别,“希望辽足精神犹在,后继者再创辉煌”。
一天后,辽宁省体育局为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授予“新辽宁足球”锦旗,后者将延续辽宁足球血脉,肩负起振兴发展辽宁足球的历史使命。同时,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U13队被省体育局授予“辽小虎”锦旗。
仪式现场有辽足球迷高呼“辽足已死”……
文 | 张强
编辑 | Fat Cat
美术编辑|婷婷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huoyanyi.cn/zqnews/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