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火焱燚直播 时间:2024年12月18日 18:49
F1前掌门人伯尼曾说过,F1不是体育比赛,而是商业活动,这其实很好地诠释了今天的话题。
国内车企之所以还没有参加F1,并不是因为钱不够,也不是因为不想去。主要是还不到时候。
F1虽然价格昂贵,但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参加F1的制造商包括奔驰、法拉利、迈凯伦等汽车品牌,还有生产数控机床的哈斯、销售能量饮料的红牛等。
从车队背景来看,F1非常多元化和开放。
但这些球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有钱。如果你想玩F1,成本确实很高。
我们可以做一些数学计算。如果中国车企参加F1,至少要花多少钱?
如果你想参加F1,首先你必须获得资格,对吗?最简单的方法是购买一支车队。
基本上像法拉利、红牛这样的大车队,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是不卖的。他们只能接小团队的泄密事件英超转播技术,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例如,2018年,Point UK收购印度力量车队时,花费了9000万英镑。球队被收购后,还有运营费用。
简单来说,研发制造赛车、车手工资、车队工资都需要钱,所以F1车队的年度预算基本都是以“亿美元”来计算的。
比如2018年预算:法拉利4.1亿美元,奔驰4亿美元,红牛3.1亿美元。
即使对于小团队来说,预算也不低:Force 2亿美元,Haas团队1.3亿美元。一年800-9亿元是肯定需要的。
粗略算一下,如果10亿买一支机队,加上运营费用10亿,第一年就是20亿,正好是20个小目标吧?
如果这20亿全部由汽车厂商承担的话,费用确实是相当可观的。
以吉利汽车为例。吉利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利润”126.7亿元。
至于20亿能不能拿到,有可能,但是会很痛苦。
因此,每个团队都会寻找广告并让其他团队承担一小部分工作。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赛车队的全称是AMG。 “”代表球队的冠名赞助商国油。
和之前一样,超女前面还有“蒙牛酸酸奶”。原因是一样的。
依靠大大小小的广告赞助,加上赛季结束后的利润分成,大多数F1车队都能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即使亏钱,也不会损失太多。印度力量队2018年仅亏损500万美元。
“呃”,就这个?与国内中超俱乐部每年轻松亏损200到3亿相比,F1车队损失的钱确实不算多。
因此,国内厂商想要进军F1,钱根本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国内厂商不参与,主要是“无利可图”
之所以还没有参加,是因为对于国内厂商来说,F1“商业计划”的预期回报率太低了。
说白了就是累了,拿不到什么好处,“哎呀”,喊也拿不到,钱也拿不到。
首先,F1在国内的影响力与NBA、英超、欧冠相比,显然是小众的。
事实上,2003年、2004年F1刚进入国内时,还是很新鲜的。中央电视台基本上转播了每一场F1比赛。中国石化不仅赞助了F1项目,还赞助了上海赛车场。
2004年9月26日英超转播技术,15万人涌入尚未开通地铁的上海赛车场。即使在今天,这个数字也很难被超越。
参考F1官方数据:2018赛季期间,比赛当天,到场人数最多的是英国银石赛道,仅有140,500人。
但从2008年到2013年,没有了赞助商的支持,F1在中国的收视率每况愈下,影响力直线下降,最终被央视放弃,2018年才恢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5年前了解F1的人就是舒马赫。 15年后,他们只认识一个舒马赫。
从国内车企的角度来看,花钱买“没人看”的F1的广告效果还不如赞助一支中超球队,性价比肯定不高。
除了市场因素外,另一方面,F1与中国车企目前的定位并不相符。当地有句俗话说:不相配。
F1赛车实际上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技术。参加F1的汽车制造商都拥有悠久的赛车历史。
法拉利最初是一家F1公司,在拥有赛车之后才开发出超级跑车。
再比如,1954年梅赛德斯-奔驰就已经在F1赛场上与法拉利展开竞争。
这些汽车制造商和赛车队的经验和技术是多年积累的。可以说,在国内车企诞生之前,别人就已经玩赛车很多年了。
我们现在正在参加F1。如果我们想赶上他们,我们需要开发我们自己的底盘、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我们自己的空气动力学。技术要求非常高,研发也需要花钱。
你花了20亿去参加英超转播技术,结果却很垃圾,你脸上也看不下去。何苦呢?正确的?
就像我们花很多钱投资一部电影一样。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角色,并努力去演绎它。放出后,镜头一闪而过,人们甚至认不出是谁。这钱真的不是浪费了吗?
为什么其他汽车公司对此感到满意
当然,对于如今的F1来说,即使参加了也不一定能赚钱,但还是有很多厂家愿意加入,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F1仍然是全球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收视率最高的场地赛事。
在F1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可以增加曝光度,还可以大大提升品牌价值,这对于卖车确实有帮助。
另一方面,F1制造商开发的技术可以反馈到民用汽车中。
比如动能回收系统、换挡拨片、ABS、牵引力控制系统都是在F1赛场上开发出来的,然后引入到民用汽车上。
此外,赛车发动机技术、轻量化工程、空气动力学、制动、轮胎材料优化等也不断引领着民用车辆的发展。
可以说,赛道是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室。
中国车企参加F1还不到时候
总的来说,中国车企之所以不参加F1,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来,时机还没有到来。一次吃一小口,一步一步走。
而且,国内厂商也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领克参加WTCR,蔚来参加E。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经验不断积累,未来F1有可能看到来自中国的车队。
“技术本田”如何成为发动机工厂
对于国内厂商来说,F1赛场上有一个榜样:本田。
本田发家的时候,选择了最艰难也最刺激的道路,没有经验就直接参加F1。本田如何在F1赛场证明自己的实力?
“哎呀”,买发动机免费送车,这用在F1上还靠谱吗?它的死对头可以是法拉利和奔驰。
经过这次比赛,我们现在的民用量产汽车又回归了哪些技术呢?
资料已为你搜寻,轶事已为你整理成短篇小说。这很容易理解。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s://www.huoyanyi.cn/zqnews/5550.html